一、支持領域
支持信息化與工業化(以下簡稱兩化)融合項目,重點支持企業生產環節的信息化建設項目,提升企業數字化、信息化水平。包括以下4大類共8個小類:
(一)企業信息化建設類
1.生產過程信息化項目。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證業務公司可以幫企業,支持工業企業生產過程控制的信息化、網絡化。支持集成化的生產執行系統(I-MES)的普及應用,重點支持人機智能交互等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促進制造工藝的仿真優化、數字化控制、狀態信息實時監測和自適應控制,提高生產精度、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
2.研發設計信息化項目。支持產品研發設計數字化、網絡化,支持網上、網下相結合的協同設計和產品數據交換,及利用信息網絡平臺開展研究與開發合作。支持產品數據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系統的應用,重點支持利用互聯網實現協同設計、規模化個性定制設計、眾包設計、遠程設計,及基于消費需求動態感知的研發設計等試點示范。
3.綠色制造信息化項目。支持高耗能行業節能減排信息技術應用,重點支持面向高耗能設備的智能控制系統的應用。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污染物脫除率,提高企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支持應用信息技術實現安全生產隱患排查、防范、消除的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降低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率,或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
4.信息化綜合集成創新項目。支持工業企業關鍵業務環節信息化的綜合集成及模式創新。重點支持大規模個性化制造、精益制造、準時制造、敏捷制造、虛擬制造、網絡協同制造、綜合集成制造、按需制造等模式創新,及支撐全業務全流程互聯網轉型的集成創新。
5.其它企業信息化建設項目。支持我市重點發展行業或行業龍頭企業以信息化促進業務流程優化或商業模式創新,提高創新發展能力及營銷、管理、服務水平,構建產業競爭新優勢。支持客戶關系管理、供應鏈管理、物流管理、大數據分析等系統的應用,促進集團管控、產供銷一體、業務和財務銜接等關鍵環節集成。支持基于互聯網開展故障預警、遠程維護、質量診斷、遠程過程優化等在線增值服務,拓展產品價值空間,實現從制造向“制造+服務”的轉型升級。重點支持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務等試點示范。
(二)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類
6.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項目。支持針對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共性技術、工業物流、節能減排、安全生產等環節,面向產業鏈、產業集群、行業性和區域性的信息化服務平臺項目。重點支持工業云服務和工業大數據平臺的建設、運營。
(三)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類
7.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項目。支持開展信息化標準體系建設、規劃、咨詢、培訓、評估、認證、宣傳推廣等專業服務項目。重點支持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咨詢、培訓、認證、宣傳推廣及兩化融合水平評估、診斷等專業服務。
(四)省級以上項目獎勵類
8.省級以上兩化融合項目。支持經工信部、廣東省經信委認定的兩化融合類試點、示范項目(以下統稱省級以上項目)。重點支持經工信部、省經信委評定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服務機構,及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示范項目。
二、設定依據
1.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信息化發展和切實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3號);
2.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國發〔2012〕44號);
3.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制造2025〉的通知》(國發〔2015〕28號);
4.國務院《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
5.國務院《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28號);
6.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
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通知》(國辦發〔2011〕51號);
8.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商務部、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見》(工信部聯信〔2011〕160號);
9.工信部《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年)》(工信部信〔2013〕317號);
10.工信部《關于推進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工信部信〔2013〕7號);
11.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我市企業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深府〔2004〕82號);
12.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深府〔2011〕165號);
13.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14.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動新一輪技術改造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深府辦〔2015〕20號);
15.深圳市財政委員會 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深圳市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深財規〔2016〕9號)。
三、支持數量及資助方式
(一)支持數量:有數量限制,受市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年度總額限制。
1.企業信息化建設類項目,每個項目資助額不超過200萬元。其中,對“綠色制造信息化項目”,每個項目資助額不超過項目投資總額的30%;對“信息化綜合集成創新項目”,每個項目資助額不超過項目投資總額的25%;對“生產過程信息化項目”,每個項目資助額不超過項目投資總額的20%;對其它類別的項目,每個項目資助額不超過項目投資總額的15%。
2.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類項目,每個項目資助額不超過300萬元。每個項目扶持期不超過3年。首年扶持資金分投入資助與用戶資助兩部分,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50萬元,其中投入資助不超過該項目申報前3年投資總額的30%,用戶資助按實際使用該平臺的深圳企業用戶數核算,每戶不超過1000元。第二、三年扶持資金按實際使用該平臺的深圳企業用戶數的增量部分核算,每戶不超過1000元。
3.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類項目,每個項目資助額不超過100萬元。
4.省級以上項目獎勵類,每個項目獎勵額不超過200萬元。其中,對經工信部、省經信委評定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服務機構,每家給予20萬元經費補貼;對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的試點企業,每家獎勵50萬元;對幫助我市試點企業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的貫標服務機構,每通過評定1家獎勵5萬元;對經工信部、省經信委評定的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企業,每家獎勵50萬元;對經省經信委評定的“互聯網+”創建小鎮項目,每個獎勵200萬元;對經省經信委評定的“互聯網+”試點項目,每個獎勵50萬元。
(二)資助方式:無償資助,自愿申報、專家評審、社會公示、審批機關審定。
鼓勵企業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度,找家好點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證業務公司,鼓勵企業使用正版國產軟件。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已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使用正版國產軟件的單位及被國家、省工信主管部門評定的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點、示范項目、標桿企業。重點扶持已通過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評定的企業。
評審過程,對于符合政府導向的項目給予適當加分;對于申報書內容不完整等情形,給予適當扣分;對于虛假申報且情節嚴重者取消申報資格,并列入黑名單,3年內不得申報市經貿信息委管理的資金類項目。
科泰集團(www.xjsygy.com) 成立13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