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二区_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午夜_国产精品久久_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酒店

重慶今年力爭科技型企業超過4.8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7000家

2023-04-27 14:31

重慶制造業,曾經歷過百年風云。作為中國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不僅基礎雄厚,行業門類齊全,產業體系也較為完備。

近年來,重慶涌現了不少“專精特新”企業,在工信部公示的前四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重慶擁有255家,位居全國第五,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和寧波。

重慶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向紅星資本局透露,截止去年,重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484家,新增1579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55家,新增137家;增幅均為歷年之最。

重慶,正在從老工業基地加速走向“智造重鎮”。

截圖自重慶發布

制造業

“新”“老”緊密契合

憑借第四批139家的增量,重慶小巨人數量總數位居全國第五。

從2021年起,重慶專精特新發力明顯。數據顯示,2021年,重慶新增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79家,是前4年總數的1.8倍,新增“小巨人”139家,是此前總數的1.2倍,雙雙創下新高。

作為中國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重慶不僅基礎雄厚,行業門類齊全,產業體系也較為完備。汽車和摩托車制造業以及電子產業是重慶傳統工業強項。

重慶是全國最大汽車生產基地之一、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全國每8輛汽車就有一輛產自重慶”、“全球每三臺筆記本電腦、每10部手機就有一臺重慶造”。

在重慶,擁有長安、小康、力帆等20多家整車企業、近千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電子信息產業方面,重慶是全國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2021年產量約占全國的24%,近年來隨著近年來京東方、康寧等項目的落地,重慶市電子信息產業鏈逐漸完善,也被視為重慶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與之相對應的,重慶“專精特新”企業也主要集中在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

截至2022年,重慶市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484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55家。“專精特新”企業中,裝備、電子信息、汽車等行業分別占26.6%、20.9%、14.8%。其中,超九成屬于核心基礎零部件等“六基”領域。

重慶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主要集中在汽車制造、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領域。其中,汽車制造業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領先,共有41家,占比近16%。

重慶市經濟信息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汽車、電子、裝備都是重慶的支柱產業,說明“專精特新”企業的分布情況與重慶的產業結構高度契合,為重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專精特新高地

大力建設產業園區

去年,為了加快推進專精特新發展,《兩江新區推進“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2-2025年)》正式發布。

兩江新區是中國內陸第一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兩江新區占據重慶全市“小巨人”高地。截至2022年底,2022年,兩江新區有市級“專精特新”企業261家,占全市的11%;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8家,占全市的14.8%。數量均為全市第一。

作為重慶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兩江新區正在大力建設產業功能區,推動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以汽車、電子兩大傳統產業為支柱產業的兩江新區,開始布局“專精特新”產業園。同時兩江新區“專精特新”企業聯盟成立,聯盟聚集了一批汽車、高端裝備、軟件等產業領域優秀企業。

建立“專精特新”產業園已經成為國內部分城市推動“專精特新”企業集群集聚的一種發展方式。北京、廣州等地將培育“專精特新”企業與做強產業鏈相結合,建設了一批“專精特新”產業園。此前,重慶市經濟信息委的二級巡視員劉群生也建議,應建立各類產業鏈“專精特新”培育群,增強專業賽道競爭力。

狠抓科研

加速智造

重慶,正在從老工業基地加速走向“智造重鎮”。

近年來重慶瞄準5G、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傳統產業,政府部門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重慶累計實施5578個智能化改造項目,建成127個智能工廠、734個數字化車間,示范項目生產效率平均提升近60%。

劉群生在此前曾提出過,“專精特新”企業是重慶市加速打造“智造重鎮”、高質量集聚發展的重要基礎。他建議應該在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孵化培育、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創新型企業的提質增效,提升企業研發創新能力等方面加大力度。

近兩年,重慶密集出臺跟“科技”相關的政策,狠抓科研。2022年還被重慶聚焦為“科技政策落實年”。

就在上個月,重慶剛剛公布了《重慶市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全面推動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耦合互動,打造科技型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生成生態體系。

據官方數據顯示,過去五年,重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增長1.9倍,投入強度提高0.48個百分點,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分別增長6倍和2倍,科創板上市企業實現“零突破”。

重慶今年力爭科技型企業超過4.8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7000家

今年,重慶將力爭全市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35%左右,科技型企業超過4.8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7000家。

去年《重慶市推進“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到,要推動“專精特新”企業持續創新,推動研發機構全覆蓋,培育一批市級、國家級企業研發機構。

如果說“創新”是“專精特新”企業的靈魂,那么“知識產權”就是“專精特新”企業的身份牌。專利的數量和質量是企業創新能力和水平的最佳證明。

去年,重慶出臺《重慶市高價值發明專利質量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4年)》,制定了知識產權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工作方案。對專精特新企業提出,力爭在高價值發明專利上突破3件。

閱讀全文
免責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您的支持與理解。

視頻專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汾阳市| 七台河市| 获嘉县| 长泰县| 台东县| 盐源县| 东丰县| 唐河县| 南宁市| 长寿区| 运城市| 津市市| 毕节市| 云浮市| 云南省| 客服| 浦城县| 华容县| 铅山县| 崇文区| 阳原县| 重庆市| 聂荣县| 惠水县| 光泽县| 诸暨市| 宁波市| 禹城市| 绥江县| 金华市| 锦屏县| 富阳市| 遵义市| 七台河市| 田阳县| 岳普湖县| 封开县| 崇州市| 陵水| 巫溪县| 子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