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是國家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對減輕企業稅負、激發創新活力具有顯著作用。然而,對于首次申報的企業而言,政策理解偏差、流程不熟悉等問題,極易導致申報失敗或引發稅務風險。
一、政策適用范圍的精準判定
準確界定企業是否符合政策適用條件,是申報的首要環節。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科技部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適用加計扣除政策的企業需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會計核算健全、實行查賬征收并能夠準確歸集研發費用;二是企業需屬于非限制和禁止行業,如煙草制造業、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等行業明確排除在外。
部分企業因未準確判斷行業屬性,盲目申報導致審核不通過。企業應依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結合自身主營業務收入占比,精準定位所屬行業,確保符合政策要求。
二、研發活動的合規認定
研發活動的合規判定直接影響加計扣除的準確性。政策規定,只有符合“三新”(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特征的活動,才屬于可加計扣除的研發活動。企業需注意,常規性升級改造、產品常規設計等活動不屬于研發活動范疇。例如,企業對現有產品外觀的簡單調整,不能納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實際操作中,企業可通過建立研發項目立項管理制度,在項目立項階段對照政策標準進行評估。企業應從項目的創新性、技術難度、預期成果等維度制定評估指標,對不符合標準的項目不予立項,從源頭確保研發活動合規。
三、研發費用的準確歸集
研發費用的準確歸集是申報的核心環節。政策明確規定了人員人工、直接投入、折舊費用等八大費用的歸集范圍和標準。人員人工費用方面,只有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金等可納入,且兼職、臨時聘用人員需滿足全年累計工作183天以上的條件;直接投入費用中,用于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及制造費等可歸集,但設備租賃費需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
企業常因費用歸集錯誤導致申報失敗。企業應建立研發費用輔助賬,按照不同項目、費用類別分別核算,同時留存領料單、設備使用記錄等原始憑證,確保費用歸集有跡可循。
四、申報材料的規范準備
完備且規范的申報材料是順利通過審核的關鍵。企業需準備研發項目立項決議文件、研發費用輔助賬匯總表、項目組編制情況和研發人員名單、經科技行政主管部門登記的委托研發合同等材料。材料內容需完整、數據需準確,且相互之間邏輯關系清晰。企業在準備材料時,應安排專人負責,對照政策要求逐項梳理,確保材料符合格式規范和內容要求,必要時可咨詢專業機構進行審核把關。
五、申報流程的有序推進
熟悉申報流程并嚴格按要求操作,能有效避免因流程失誤導致的申報失敗。企業首先需在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前完成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備案,目前多數地區已實現網上備案,企業需按系統提示上傳相關材料;其次,在年度納稅申報時,準確填報《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等報表;最后,做好資料留存備查工作,留存資料應自企業享受優惠事項當年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期結束次日起保留10年。
部分企業因未及時完成備案或報表填報錯誤,無法享受加計扣除政策。企業應制定申報時間表,明確各環節責任人,定期跟進申報進度,確保申報工作有序完成。
科泰集團(http://www.xjsygy.com/)成立16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