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風向:研發費用核查力度升級,合規性成核心
1. 研發費用占比要求收緊
根據2025年多地政策解讀,對研發費用的歸集范圍、核算邏輯和比例要求更加嚴格。例如:
營業收入小于5000萬的企業,研發費用占比需達到5%以上(明確要求);
多地審查中發現,部分企業實際通過門檻需預留1%-2%的冗余空間(隱性風險),以避免因費用歸集偏差導致不達標。
2. 現場核查與處罰力度加大
全國范圍內開展地方科技部門上門核查,重點關注研發費用真實性、知識產權與研發活動的關聯性;
材料造假企業最高面臨5倍補稅、無限期追繳,中介機構可能被吊銷資質。
二、企業必看!3大緩沖策略化解風險
策略1:研發費用精準歸集,提前布局冗余空間
合規要點:嚴格區分研發與生產費用,避免差旅費、管理費等誤計入研發支出;
實操建議:
按行業特性分配費用比例(如軟件類企業人工費占60%以上,制造類企業直接投入占40%以上);
建立研發費用輔助賬,留存項目立項報告、費用憑證等備查材料。
策略2:強化知識產權布局,提升技術關聯性
政策要求:2025年重點核查知識產權對主營產品的核心支持作用;
應對方案:
優先布局發明專利,確保每年新增1-2項核心知識產權;
通過技術合同登記、科技成果評價等佐證創新成果轉化能力。
策略3:借力政策培訓,獲取“一對一”申報輔導
最新動態:多地已開展針對性培訓(如汕頭金平區3月政策宣講會、汾湖高新區3月動員會),提供“全攻略”解讀;
核心價值:專家現場答疑研發費用歸集難點,拆解申報材料邏輯框架,降低企業試錯成本。
科泰集團(http://www.xjsygy.com/)成立16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 上一篇:2025年高企審計風暴:30%企業將被抽查!申報材料準備避坑指南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