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是指專注于細分市場、聚焦主業、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是國家支持的重點培育對象。專精特新標準是指評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一系列條件和指標,包括經濟效益、專業化程度、創新能力、經營管理等方面。專精特新標準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支持創新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發源地”、《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工作部署,在“十四五”時期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助力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做實做強做優,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國際上,也有一些類似于專精特新的體系認證,例如德國的“隱形冠軍”(Hidden Champions)、日本的“世界第一”(World No.1)、美國的“尼采企業”(Niche Players)等。這些體系認證都是針對在全球或者某個細分領域具有領先地位、高度專業化、高度創新的中小企業,旨在鼓勵這些企業保持優勢、提升競爭力、增強影響力。這些體系認證與專精特新標準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異同:
- 相同點:都是以中小企業為主要對象,都強調企業的專業化、創新能力和市場占有率,都通過政策支持、資金獎勵、公共服務等方式促進企業發展。
- 不同點:各個體系認證有不同的側重點和評價標準,例如德國的“隱形冠軍”更注重企業在全球市場的領導地位和長期穩定性,日本的“世界第一”更注重企業在某個細分領域的技術優勢和品質保證,美國的“尼采企業”更注重企業在某個利基市場的快速響應和靈活變通。此外,各個體系認證也有不同的申報流程和管理機制,例如德國的“隱形冠軍”由德國工商總會(DIHK)負責認定和管理,日本的“世界第一”由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負責認定和管理,美國的“尼采企業”由美國中小企業管理局(SBA)負責認定和管理。

專精特新標準與國際上的其他體系認證之間可以互相借鑒和學習,以提高自身的有效性和影響力。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 借鑒國際上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例如德國的“隱形冠軍”在培養企業的全球視野、戰略規劃、人才培養等方面有較好的模式,日本的“世界第一”在推動企業的技術創新、品牌建設、質量管理等方面有較好的模式,美國的“尼采企業”在促進企業的市場開拓、客戶服務、靈活調整等方面有較好的模式 。
- 加強國際上的交流合作,例如與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的相關機構和企業建立聯系,開展信息共享、經驗交流、技術合作、市場拓展等活動,提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國際知名度和競爭力 。
- 完善專精特新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例如根據產業發展和市場變化及時調整評價標準和指標,增加對企業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強對企業的跟蹤監測和績效評估,提高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質量和效益 。
閱讀全文
免責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您的支持與理解。
- 上一篇:專精特新導向的障礙和困難是什么?它如何克服和解決?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