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專精特新認證在不同地區和行業得到了積極推廣和落實,涌現出了一批在細分市場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小巨人”企業。
一、什么是國家專精特新認證?
國家專精特新認證是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制定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對在特定細分市場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等方式實現快速成長的中小企業進行認定的一項政策措施。
國家專精特新認證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提高中小企業的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國家專精特新認證的主要內容是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進行梯度培育,分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領軍企業(即“小巨人”企業)和“專精特新”領軍后備企業三個層次。
二、國家專精特新認證在不同地區和行業的推廣情況如何?
國家專精特新認證自2017年開始實施以來,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積極推廣和落實。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31個省(區、市)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建立了省級專精特新認定機制,累計認定了約3.5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分別于2018年、2019年、2020年開展了三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工作,累計認定了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從地區分布來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和部分中西部地區,其中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等省份數量較多;從行業分布來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涵蓋了制造強國戰略明確的十大重點產業領域,其中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行業占比較高。
從發展效果來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表現出了較強的創新能力和成長性,其研發投入強度、研發人員占比、知識產權擁有量等創新指標均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其營收增速、利潤增速、稅收增速等經濟指標也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
三、國家專精特新認證有哪些支持措施和服務平臺?
為了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國家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服務平臺,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稅收優惠。根據《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自2021年至2025年,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按照15%的比例繳納所得稅;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領軍企業(即“小巨人”企業)按照10%的比例繳納所得稅;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領軍后備企業按照15%的比例繳納所得稅。此外,還有增值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其他稅收優惠政策。
- 金融支持。根據《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各地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做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優質企業上市培育。同時,要推動金融機構開發針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降低融資成本和門檻,提高融資效率和覆蓋面。此外,還有跨境融資便利化、信用擔保、風險補償等其他金融支持政策。
- 采購優惠。根據《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各地要落實《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在政府采購活動中,對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價格優惠或者評分加分等優先支持措施;在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中,也對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給予優先支持措施。
- 獎補資金。根據《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2021-2025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分三批(每批不超過三年)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并通過支持部分國家(或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強化服務水平。
- 服務平臺。根據《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各地要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建立覆蓋全國、省市縣聯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網絡。同時,要支持國家(或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提供技術創新、上市輔導、創新成果轉化與應用、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知識產權應用、上云用云及工業設計等服務,并對重點“小巨人”企業提供“點對
閱讀全文
免責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您的支持與理解。
- 上一篇:國家專精特新認證對企業的稅收、融資、招標等方面有什么影響和幫助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