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工業和信息化部自2019年開始啟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截至2021年7月19日已選拔出3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共計4922家。
其中,在A股上市的公司有311家,占比6.32%,主要集中于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中高端制造領域。這些公司在細分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和影響力,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創新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311家上市公司的具體情況。
一、行業分布
根據申萬行業分類標準,這311家上市公司涉及28個一級行業,其中前五個行業共計222家,占比71.38%,分別是:
機械設備:82家,占比26.37%
化工:48家,占比15.43%
醫藥生物:37家,占比11.90%
電子:32家,占比10.29%
電氣設備:23家,占比7.40%
從行業分布可以看出,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制造業領域,體現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產業屬性和定位。同時,也反映了我國制造業在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
二、地域分布
根據公司注冊地,這311家上市公司分布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前五個省份共計184家,占比59.16%,分別是:
江蘇:51家,占比16.40%
浙江:42家,占比13.50%
廣東:36家,占比11.58%
山東:28家,占比9.00%
上海:27家,占比8.68%
從地域分布可以看出,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和經濟發達地區,體現了這些地區在產業集聚、創新環境、市場機制等方面的優勢。同時,也反映了我國制造業在區域發展上的不平衡性和差異性。
三、規模分布
根據2020年營業收入數據(部分公司以2021年一季報數據代替),這311家上市公司按照以下標準劃分規模:
超大型:營收超過100億元
大型:營收50億元至100億元
中型:營收10億元至50億元
小型:營收5億元至10億元
微型:營收不足5億元
按照這一標準,這311家上市公司的規模分布如下:
超大型:8家,占比2.57%
大型:22家,占比7.07%
中型:97家,占比31.19%
小型:75家,占比24.12%
微型:109家,占比35.05%
從規模分布可以看出,這些公司以中小微型為主體,體現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規模屬性和特點。同時,也反映了我國制造業在規模結構上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四、創新投入
根據2020年研發費用數據(部分公司以2021年一季報數據代替),這311家上市公司按照以下標準劃分創新投入水平:
高投入: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超過10%
中投入: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5%至10%
低投入: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不足5%
按照這一標準,這311家上市公司的創新投入水平如下:
高投入:67家,占比21.54%
中投入:86家,占比27.65%
低投入:158家,占比50.80%
從創新投入水平可以看出,這些公司中有一半以上的低投入企業,體現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創新資源配置上的不足。同時,也反映了我國制造業在創新能力提升上的迫切需求。
科泰集團(http://www.xjsygy.com/)成立14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 上一篇:什么是專精特新?如何成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