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培育企業是指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的中小企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引領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領頭雁”、提升我國經濟韌性的強支撐。目前,我國已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997家、專精特新企業5萬多家。
那么,如何申報專精特新培育企業?享受哪些政策支持呢?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介紹。
一、申報條件
根據《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專精特新培育企業可劃分為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三個層次,各層次的申報條件如下
(1)創新型中小企業
創新型中小企業是指符合中小企業標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或者掌握核心技術,產品或服務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研發投入強度、研發人員比例、知識產權數量等創新能力指標達到一定水平的中小企業。
具體申報條件包括:
- 企業注冊時間在3年以上(含3年);
- 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或者掌握核心技術,且在近3年內有新產品(服務)上市或新技術應用;
- 企業近3年內研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不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 企業近3年內研發人員占從業人員的比例不低于10%;
- 企業近3年內擁有有效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利、植物新品種權、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數量達到一定標準;
- 企業近3年內無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重大質量問題、重大環境污染事件、重大誠信失信行為等。
(2)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指在細分市場或領域具有較強的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產品或服務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研發投入強度、研發人員比例、知識產權數量等創新能力指標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中小企業。
具體申報條件包括:
- 企業注冊時間在5年以上(含5年);
- 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或者掌握核心技術,且在近5年內有新產品(服務)上市或新技術應用;
- 企業近5年內研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 企業近5年內研發人員占從業人員的比例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 企業近5年內擁有有效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利、植物新品種權、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數量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 企業近5年內無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重大質量問題、重大環境污染事件、重大誠信失信行為等。
(3)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指在細分市場或領域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產品或服務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研發投入強度、研發人員比例、知識產權數量等創新能力指標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具有較強的成長性和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
具體申報條件包括:
- 企業注冊時間在7年以上(含7年);
- 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或者掌握核心技術,且在近7年內有新產品(服務)上市或新技術應用;
- 企業近7年內研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 企業近7年內研發人員占從業人員的比例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 企業近7年內擁有有效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利、植物新品種權、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數量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 企業近7年內無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重大質量問題、重大環境污染事件、重大誠信失信行為等。
二、申報流程
專精特新培育企業的申報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企業自愿申報。 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自愿向所在地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申報專精特新培育企業,填報《專精特新培育企業申報表》(見附件),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2)初審推薦。 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對申報企業進行初審,按照可量化可考核的統一標準,擇優推薦專精特新培育企業候選名單,并報送工業和信息化部。
(3)認定公示。 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專家對推薦名單進行復審,確定專精特新培育企業名單,并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4)頒發證書。 公示無異議后,工業和信息化部頒發專精特新培育企業證書,有效期為3年。
- 上一篇:專精特新培育企業的含義、條件和優勢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