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產業創新生態中,企業技術中心是中小企業提升核心技術能力、獲取政策扶持(如研發補貼、資源對接)的關鍵載體。相較于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在認定中需聚焦適配自身規模的核心指標,避免因對標不當導致申報失利。
一、研發投入指標:夯實技術創新基礎
(一)投入比例與額度要求
1.近一年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需≥3%,且研發費用絕對值不低于100萬元(針對營業收入≤2億元的中小企業;營收>2億元的,研發費用絕對值不低于300萬元),需以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數據為準。
2.研發費用需專項用于企業核心技術研發,不得包含與研發無關的生產性支出、行政辦公費用,且需在財務核算中單獨列賬,留存研發費用明細賬、憑證(如設備采購發票、研發人員工資表)。
(二)費用歸集規范
1.按深圳市研發費用歸集指引,明確可計入范圍:包括研發人員薪酬、研發用材料采購、研發設備折舊、委托研發費用(按實際發生額的80%計入)等,需與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口徑協同,避免數據矛盾。
2.若存在跨部門共用研發資源(如設備、場地),需按實際使用比例分攤費用,留存分攤計算說明(如工時記錄表、場地使用臺賬),不得全額計入研發費用。
二、研發團隊指標:保障創新執行能力
(一)人員規模與資質要求
1.全職研發人員數量需≥15人(營業收入≤1億元的中小企業可放寬至≥10人),且占企業職工總數比例≥15%,需提供研發人員勞動合同、社保繳納證明(近6個月連續繳納)。
2.核心研發人員(不少于3人)需具備相關領域中級及以上職稱或本科及以上學歷,且從事核心技術研發工作滿2年,需留存職稱證書、學歷證明及工作經歷說明。
(二)核心人員穩定性
1.近一年核心研發人員流失率不得超過20%,需提供人員變動清單及離職原因說明(如因個人原因離職,需補充新核心人員的資質材料),避免因核心團隊不穩定影響認定評分。
2.需建立研發人員培訓機制,近一年組織核心研發人員參加技術培訓不少于2次,留存培訓通知、簽到表、培訓內容記錄,佐證團隊技術能力提升。

三、技術成果指標:體現創新轉化效能
(一)知識產權數量與質量
1.近三年內需擁有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知識產權≥3項,其中至少1項為I類知識產權(發明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或≥5項II類知識產權(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權屬需為企業獨立所有,無共有或權屬爭議。
2.知識產權需與企業核心技術方向一致,不得申報與主營業務無關的知識產權,需提供知識產權證書及在產品/技術中的應用證明(如技術交底書、產品檢測報告)。
(二)成果轉化效能
1.近一年內至少有1項核心技術成果(基于自有知識產權)實現轉化,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或改進現有產品/工藝,需留存轉化證明材料:如新產品銷售合同、工藝改進驗收報告、客戶反饋意見。
2.技術成果轉化需與企業營收增長關聯,轉化后的產品/服務近一年營收占企業總營收比例≥20%,需提供對應營收的財務明細及銷售憑證。
四、研發條件指標:完善創新硬件與管理
(一)研發場地與設備要求
1.擁有固定的研發場地,面積≥200平方米(營業收入≤5000萬元的中小企業可放寬至≥150平方米),需提供場地證明(如房產證、租賃合同,注明“研發專用”),且場地需與生產區域物理分隔。
2.研發設備原值≥200萬元(含研發用儀器、實驗設備、檢測設備等),需提供設備采購發票、設備清單(標注設備名稱、型號、用途、購置時間),設備需實際用于核心技術研發,不得閑置或用于生產。
(二)管理制度建設
1.建立完善的研發項目管理制度,包括立項、過程管控、結題驗收流程,需留存近一年研發項目立項通知書、階段性報告、結題報告。
2.制定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明確知識產權申請、維護、運用流程,需留存制度文件及近一年知識產權維護記錄(如專利續費憑證)。
科泰集團(http://www.xjsygy.com/)成立16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 上一篇:制造業必看!深圳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必達標準
- 下一篇:返回列表
視頻專欄
-
欄目ID=3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