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大力推動科技創新的背景下,高新技術產品申報成為企業獲取政策紅利、提升品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然而,由于申報流程復雜、政策要求嚴格,許多企業在申報過程中因陷入誤區而導致失敗。據行業數據統計,約80%的企業在高新技術產品申報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誤。
一、對高新技術產品界定模糊,偏離政策核心要求
(一)誤區表現
部分企業對《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理解不足,盲目將普通產品包裝成高新技術產品。例如,某傳統制造業企業將僅添加了簡單智能芯片的傳統機械產品,認定為“智能制造設備”進行申報,忽略了設備是否具備自主決策、自適應控制等核心技術特征。此外,部分企業混淆高新技術產品與高新技術企業的概念,誤以為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資質,其所有產品都自然符合高新技術產品申報條件。
(二)正確做法
企業需逐條對照《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從產品的技術原理、創新點、核心功能等方面進行自我評估。若無法確定產品是否符合要求,可邀請行業專家或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技術論證。同時,明確高新技術產品與高新技術企業的申報獨立性,即使企業已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產品仍需單獨滿足高新技術產品認定標準。
二、知識產權存在瑕疵,影響申報結果
(一)誤區表現
- 知識產權權屬不清:企業與合作方、員工之間存在知識產權歸屬糾紛,或未明確約定知識產權的權屬關系。
- 知識產權與產品關聯性不足:部分企業將與申報產品無關的知識產權作為支撐材料。
- 知識產權有效期問題:企業忽視知識產權的有效期,使用已過期的專利或軟件著作權進行申報。
(二)正確做法
在開展技術研發、合作開發等活動前,通過合同、協議等方式明確知識產權的權屬關系。確保用于申報的知識產權與產品的核心技術緊密相關,能直接證明產品的技術創新點。定期梳理企業的知識產權,及時續費、維護,保證知識產權在申報期間處于有效狀態。若企業知識產權儲備不足,可通過自主研發、購買、許可使用等方式獲取符合要求的知識產權。
三、忽視申報時間節點,錯過申報機會
(一)誤區表現
部分企業對申報時間的把握不夠準確,存在拖延現象。還有些企業誤以為只要在截止日期前提交材料即可,忽略了材料審核需要一定時間,若因材料問題被退回修改,可能因超過截止時間而失去申報機會。
(二)正確做法
企業應建立政策跟蹤機制,安排專人關注當地科技部門的官方網站、公眾號等渠道,及時獲取申報通知。在收到申報通知后,制定詳細的材料準備計劃,明確各項任務的時間節點,預留足夠的時間進行材料撰寫、審核、修改。同時,提前了解材料審核流程和時間周期,若材料被退回,確保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補充和完善。此外,定期總結歷年申報時間規律,結合政策變化趨勢,提前做好申報規劃。
四、財務數據不規范,難以體現產品價值
(一)誤區表現
- 研發費用歸集不準確:企業未按照高新技術產品申報的要求,規范歸集研發費用,存在費用混淆、分攤不合理等問題。
- 產品收入核算不清:企業無法準確區分高新技術產品收入與其他產品收入,或未提供有效的收入證明材料。
- 財務報表與技術材料脫節:財務數據未能與產品的技術研發、市場應用等情況相互印證。
(二)正確做法
企業應建立規范的研發費用核算體系,按照《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等政策要求,準確區分研發費用的各項明細科目,合理分攤間接費用。在核算高新技術產品收入時,制定清晰的收入確認標準,通過銷售合同、發票、出庫單等原始憑證,準確統計申報產品的收入情況。
科泰集團(http://www.xjsygy.com/)成立16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 上一篇:廣東省名優高新技術產品獎勵政策:行業專家的實用建議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