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技術改造規劃
一、企業技術改造規劃的審批和監督流程
企業技術改造規劃是指企業為實現內涵式發展,提高產品質量、節約能源、減碳降污、保障安全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等目的,采用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在現有生產設施、生產工藝條件及輔助設施進行改造的投資活動計劃。
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和《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級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備案管理辦法》2等有關規定,企業技術改造規劃的審批和監督流程如下:
- 項目建設單位在開工建設前,通過廣東政務服務網——深圳市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備案系統(以下簡稱備案系統),將項目相關信息告知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以下簡稱項目備案管理部門),并遵循誠信和規范原則,對備案項目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負責。
- 項目建設單位登錄備案系統,仔細閱讀企業投資項目準入政策等相關管理規定,確認擬備案項目符合本辦法第四條之規定。
- 項目建設單位根據備案系統指引,網上承諾擬備案項目信息真實、完整、準確,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產業政策以及市場準入標準等要求,不屬于禁止投資建設或依法應當施行核準管理的項目,聲明對其填報內容和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
- 通過點擊“申請國家編碼”提示按鈕,進入鏈接的深圳市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登記項目信息,獲取項目代碼后返回備案系統,在《深圳市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備案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錄入項目代碼進行校驗。
- 填寫《申請表》,內容包括:項目建設單位基本情況、項目概況、總投資額(含用匯)等。
- 按照備案系統提示要求,項目建設單位完整、規范填報《申請表》要求的項目信息并提交后,即為完成備案。項目備案成功后,可通過備案系統自行打印《深圳市企業技術改造備案表》。
- 已備案項目,有重大變更情形之一的,項目建設單位應當于作出變更決定之日起30日內,通過備案系統告知項目備案管理部門,并自行修改相關信息。
- 項目自備案或完成項目備案變更后2年內(含)未開工建設的,項目建設單位如果決定繼續實施該項目,應當通過備案系統作出延期開工說明;如果不再繼續實施,應當撤回已備案信息。
- 實行備案管理的項目,項目建設單位在開工建設前還應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辦理其他相關手續。
- 項目備案管理部門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有關規定,可依法公開備案結果,但不得違法違規公開重大工程的關鍵信息。
- 項目建設單位應當通過備案系統如實報送項目開工建設、建設進度、竣工等基本信息。項目開工前,項目建設單位應當登錄備案系統報備項目開工基本信息。項目開工后,項目建設單位應當按年度在線動態報備項目建設進展基本信息。項目竣工驗收后,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線報備項目竣工基本信息。相關信息應當與相關行業調查統計數據保持一致。
二、技術改造和創新的方法和建議
技術改造和創新是提高企業競爭力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對優化投資結構、培育消費需求、推動自主創新、加快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1。為了有效地實施技術改造和創新,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議:
- 明確技術改造和創新的目標和方向,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市場需求、技術水平、資源條件等因素,制定科學合理的技術改造和創新規劃,確定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優先順序等。
- 加強技術改造和創新的組織管理,明確責任分工,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加強溝通協作,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和積極性。
- 加大技術改造和創新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自籌資金、政府補助、貸款貼息等多種資金渠道,合理確定投資規模、回收期、效益評估等指標,確保投資效果最大化。
- 引進或自主研發適合企業需求的先進技術、工藝、設備、材料等,提高產品質量、性能、功能、可靠性等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內外同行業領先水平。
- 加強技術改造和創新的監測評估,及時收集反饋信息,分析問題原因,采取措施進行改進優化,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技術改造和創新的效率和效果。
- 加強技術改造和創新的宣傳推廣,充分展示企業技術改造和創新的成果和效益,提高企業形象和品牌影響力,擴大市場份額和競爭優勢。
閱讀全文
免責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您的支持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