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與核心依據
根據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025 年最新發布的《制造業當家重點任務保障專項企業技術改造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粵工信規字〔2025〕1 號),國家級專精特新 “小巨人” 企業在技改項目申報中明確享受優先評審權。該文件指出:
1. 政策原文:“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的技術改造項目,在同等條件下予以優先支持。”(細則第十五條)
2. 適用范圍:所有申報 2025 年省級技改資金的項目,無論設備獎勵或金融政策支持方式,“小巨人” 企業均可享受評審加分或優先排序。
3. 區域差異:珠三角地區(如廣州、深圳)對 “小巨人” 企業的支持力度更大,例如廣州將設備購置額門檻降至 500 萬元,最高獎勵提升至 3000 萬元。
二、優先評審的具體體現
(一)評審流程加速
預審綠色通道:“小巨人” 企業可通過 “廣東省數字工信平臺” 提交申報材料后,直接進入地市工信部門的快速預審通道,較普通企業縮短 3-5 個工作日。
專家評審傾斜:在省級評審環節,“小巨人” 企業的項目將被標注 “優先評審” 標簽,專家團隊對其設備先進性、技術創新性的評分權重提高 10%-15%。
(二)資金撥付優先
省級資金保障:省級財政對 “小巨人” 企業的設備獎勵資金實行專項切塊管理,確保其在 7 月前完成資金撥付,而普通企業可能需等待至 12 月。
配套資金要求:地市配套資金到位率需達 50% 以上,但 “小巨人” 企業可放寬至 30%,并允許分期到位。
(三)區域政策疊加
廣州特例:對 “小巨人” 企業新增 “產業協同證明” 要求(如與鏈主企業合作協議),符合條件者可額外獲得設備購置額 2% 的獎勵(最高 500 萬元)。
粵東西北扶持:湛江、揭陽等地對 “小巨人” 企業的設備購置額門檻降至 300 萬元,并增設 10% 額外獎勵。
三、優先評審流程解析
(一)申報通道:
登錄“粵企通-技改專項申報系統”,勾選“小巨人企業綠色通道”標簽;
系統自動識別企業資質,跳過區縣級初審,直接進入省級專家評審環節。
(二)評審加分項:
技術改造方向符合《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導向目錄(2025版)》;
項目涉及“卡脖子”技術攻關或進口替代(需提供客戶采購意向書)。
(三)資金上浮規則:
原獎勵金額≤1500萬元,上浮后最高可達1650萬元;
上浮部分資金在項目驗收通過后一次性撥付。
四、常見問題與風險預警
問題1:非小巨人企業能否與“小巨人”企業聯合申報?
政策答復:允許聯合申報,但牽頭單位須為小巨人企業,且其設備投資占比≥50%。
問題2:2024年已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025年是否自動獲得資格?
風險提示:需重新通過2025年省級復核(復核標準見粵工信中小〔2025〕2號),未通過者不享受優先權。
問題3:優先評審是否意味著降低驗收標準?
政策明確:評審階段僅縮短流程周期,驗收標準與其他項目一致,未達標企業同樣面臨資金追回風險。
科泰集團(http://www.xjsygy.com/)成立16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