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資質把關:筑牢申報“準入門檻”
(一)核心要求明確
申報企業需滿足“三達標”:一是在東莞市行政區域內注冊成立滿2年(含)以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二是主營業務需符合東莞市重點產業方向(如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紡織服裝、家具制造等),以工業設計服務或設計驅動型制造為主營業務;三是近2年無嚴重失信記錄、重大質量事故或環保違法違規行為。
(二)把關操作建議
1.核查主體資格文件:重點確認營業執照經營范圍與工業設計的關聯性,若經營范圍未包含“工業設計服務”“產品設計”等表述,需提前完成工商變更;
2.確認經營年限:以營業執照注冊日期為起點計算,不滿2年的企業需待達標后再申報,避免提前申報導致材料被直接退回;
3.合規記錄自查: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官網”查詢企業信用及環保記錄,若存在異常需提前整改并獲取合規證明。
二、設計團隊把關:夯實創新“人才根基”
(一)核心要求明確
設計團隊需滿足“兩達標、一穩定”:一是專職工業設計人員不少于10人,占企業職工總數比例不低于30%;二是團隊中具備中級及以上職稱或5年以上設計經驗的核心人員不少于3人;三是核心設計人員需為全職在崗,近1年社保繳納記錄完整。
(二)把關操作建議
1.人員清單規范整理:按“姓名-崗位-學歷-職稱-社保繳納時長”分類制表,標注專職/兼職屬性,避免將非設計崗位人員納入統計;
2.資質證明留存:收集核心人員的職稱證書、設計從業經歷證明(如既往項目合同、獲獎證書),確保經驗認定有依據;
3.社保一致性核查:對比社保繳納記錄與人員崗位清單,確保專職人員社保由申報企業連續繳納滿1年,避免因社保斷繳或代繳影響認定。
三、研發與設計投入把關:強化創新“資金保障”
(一)核心要求明確
投入需滿足“雙比例、一規范”:一是近2年工業設計研發經費累計支出不低于300萬元,且每年研發經費占營業收入比例不低于3%(營業收入超1億元的企業,比例可放寬至不低于2%);二是擁有獨立的工業設計場地(面積不低于300平方米),且設計專用設備(如設計軟件、模型制作設備、檢測設備等)原值累計不低于100萬元;三是研發經費核算需規范,建立單獨的設計研發費用輔助賬。
(二)把關操作建議
1.費用歸集規范:區分“設計研發費用”與“生產制造費用”,將設計軟件購置費、模型制作費、設計調研費等單獨歸集,附發票、合同等原始憑證;
2.設備與場地證明:提供設計場地的產權證明或租賃合同(租期需剩余1年以上),設備清單需標注設備名稱、型號、購置時間、原值及用途,附購置發票或資產評估報告;
3.數據一致性核查:確保研發經費支出數據與財務報表、審計報告(若有)一致,若存在差異需提供專項說明,明確調整原因。
四、設計成果與轉化把關:凸顯創新“價值輸出”
(一)核心要求明確
成果轉化需滿足“兩達標、一關聯”:一是近2年累計獲得工業設計相關知識產權(如外觀設計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等)不少于8項,其中外觀設計專利不少于5項;二是近2年工業設計成果轉化收入累計不低于500萬元,或設計服務收入占企業營業收入比例不低于40%;三是成果需與企業主營業務緊密關聯,體現設計對產品競爭力的提升作用。
(二)把關操作建議
1.知識產權梳理:按“專利類型-授權日期-對應設計項目-成果應用場景”整理清單,確保知識產權在有效期內,且申請人為申報企業(非個人或關聯企業);
2.轉化收入核算:區分“設計成果轉化收入”(如設計驅動型產品銷售收入)與“設計服務收入”(如為外部企業提供設計服務的收入),附銷售合同、發票等證明材料,明確收入與設計成果的對應關系;
3.成果影響力佐證:收集設計成果獲得的市級及以上工業設計獎項、產品市場占有率報告等材料,增強成果價值的說服力。
科泰集團(http://www.xjsygy.com/)成立16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 上一篇:東莞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條件不踩雷!這份權威解讀幫企業少走彎路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