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6 年認定條件預測
(一)知識產權要求更高
預計 2026 年將取消 “獨占許可” 獲取方式,強調知識產權需通過自主研發、受讓或受贈獲得所有權,且必須對企業核心產品 / 服務提供技術支撐。評分指標從數量轉向質量,重點考察專利技術先進性、市場轉化效果及產業化價值,外購或突擊申請的專利可能無效。企業近三年平均擁有發明專利 ≥ 1 項,實用新型專利 ≥ 5 項,軟件著作權 ≥ 5 項。實用新型專利占比超 30% 可能影響認定,若實用新型專利占比 ≥ 50%,得分將下調 10 - 15 分。
(二)研發人員門檻降低但要求精準
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從原 30% 降至 10%,取消大專學歷硬性要求,但需提供社保證明、研發項目參與記錄等佐證材料,確保人員實際參與研發。
(三)研發費用比例優化
銷售收入 ≤ 2 億元企業:研發費用占比不低于 4%(原為 5%/6%);> 2 億元企業維持 3% 不變,境內研發費用占比仍需 ≥ 60%。審核趨嚴,要求費用歸集與研發活動強關聯,杜絕無關費用混入。
(四)技術領域動態調整
新增量子信息、生物制造、人形機器人等 6 大新興領域可能被納入重點支持名單,傳統低端技術如普通 LED 照明、傳統化肥生產等可能被移除,對技術落后的領域可能實施紅黃牌機制,連續 3 年無突破將被淘汰。

二、企業提前規劃方案
(一)知識產權布局
提前規劃核心專利,聚焦自主研發與產業化應用,避免低價值專利堆砌。構建 “3 + 5 + N” 專利組合:3 項核心發明專利、5 項實用新型專利,再加上軟件著作權。每年申請 5 項以上知識產權,形成持續創新證據鏈,確保專利與主營業務技術領域高度匹配。
(二)研發項目管理
采用 “項目制” 管理研發活動,明確技術路線圖、里程碑節點和成果轉化路徑,建立專項輔助賬,確保費用歸集真實可追溯。
(三)人員結構優化
確保科技人員占比達到 10% 以上,建立技術骨干的股權激勵機制,完善人員參與研發記錄。
(四)財務合規建設
實現研發全過程記錄,確保費用列支準確合規,杜絕將與研發無關的費用混入其中。
三、技術領域動態調整
新增未來產業如量子信息、生物制造、人形機器人等 6 大新興領域可能被納入重點支持名單。傳統低端技術如普通 LED 照明、傳統化肥生產等可能被剔除,對技術落后的領域可能實施紅黃牌機制,連續 3 年無突破將被淘汰。
四、監管力度加強
預計新修訂將提高抽查比例,推動多部門聯合核查。對企業的研發臺賬、實驗記錄、專利轉化收益等原始憑證進行重點審查。中介機構若協助企業造假,可能被吊銷資質并列入黑名單。
五、財務與評價指標優化
財務成長性指標可能動態調整,減少對中小企業的 “一刀切” 限制。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評價更注重市場效益,專利轉化產品收入占比要求或提高。
科泰集團(http://www.xjsygy.com/)成立16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 上一篇:2026 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知識產權質量優先與評分新趨勢
- 下一篇:返回列表
視頻專欄
-
欄目ID=3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