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與綠色制造戰略背景下,能耗限額標準先進值已成為江門市制造業單項冠軍認定的核心“硬指標”。依據《江門市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遴選管理辦法》,申報企業須滿足單位產品能耗達到行業先進水平的要求,未達標者將直接失去參評資格。這一政策導向不僅關乎企業能否獲得榮譽資質,更倒逼制造業加速綠色轉型。
一、政策要求與現實挑戰
根據《江門市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遴選管理辦法》,參評企業需提供第三方機構出具的能耗檢測報告,證明單位產品能耗優于《廣東省主要工業產品單位產量能源消耗限額》中的先進值。以造紙行業為例,政策要求機制紙及紙板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需低于480千克標準煤/噸,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023年江門市認定評審數據顯示,因能耗不達標被淘汰的企業占申報總數的23%,暴露出現實中的三大痛點:
1.技術改造成本高:老舊生產線設備能耗效率低,升級改造需投入大量資金,中小企業難以承受;
2.管理粗放:缺乏能耗實時監測與數據分析體系,無法精準定位高耗能環節;
3.標準認知模糊:部分企業對“先進值”動態調整機制不了解,未及時更新技術標準。
二、實現能耗限額先進值的四大核心路徑
(一)技術升級驅動節能增效
1.設備迭代更新:優先選用工信部《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目錄》外的節能型設備,如注塑行業采用伺服電機替代傳統液壓系統,可降低能耗30%-50%;
2.工藝優化創新:引入余熱回收、能源梯級利用等技術,如陶瓷企業通過窯爐余熱發電,可滿足生產線15%-20%的用電需求;
3.數字化賦能:部署能源管理系統(EMS),實現對水、電、氣等能源消耗的實時監測與智能調控。
(二)管理體系精細化轉型
1.建立能耗定額管理制度:將先進值分解為車間、班組、設備三級指標,實行“日統計、周分析、月考核”;
2.開展能源審計:聘請第三方機構對企業能源利用效率進行全面診斷,識別節能潛力點;
3.強化人員培訓:定期組織能源管理師、操作工開展節能技術培訓,提升全員節能意識與操作技能。
(三)政策資源高效整合利用
1.申報節能改造專項資金:積極申請江門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事后獎補”“節能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最高可獲項目投資額20%的補貼;
2.參與碳交易市場:通過節能技術改造產生的節能量,可作為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參與市場交易,實現環境效益向經濟效益轉化;
3.對標行業標桿:借鑒江門市已認定單項冠軍企業的節能經驗。
(四)標準動態跟蹤與創新
1.建立政策跟蹤機制:安排專人關注《廣東省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等標準修訂動態,及時調整企業技術方案;
2.自主研發突破:聯合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節能技術攻關;
3.參與標準制定:通過主導或參與行業標準編制,將企業先進技術轉化為行業規范,提升市場話語權。
三、風險防控與長效保障
(一)構建合規管理體系
制定《企業能源管理規范》,明確能耗數據采集、統計、報送流程,確保檢測報告真實有效;建立內部審核機制,定期核查能耗數據與生產記錄的一致性。
(二)建立預警響應機制
在能源管理系統中設置能耗閾值報警功能,當能耗指標接近先進值上限時自動觸發預警,企業可及時采取調整生產計劃、優化設備運行參數等措施。
(三)培育綠色文化生態
將節能目標納入企業戰略規劃,通過設立“節能標兵”“綠色車間”等榮譽,營造全員參與節能降耗的文化氛圍,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地。
科泰集團(http://www.xjsygy.com/)成立16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 上一篇:血淚史整理!那些年認定廣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認定踩過的坑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