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企申報倒計時!材料準備期必抓的4大核心攻堅任務
一、知識產權規劃布局
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16〕32號),企業需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評分,且Ⅰ類知識產權(發明專利)在評分中占比更高。
行動方案:
1. 專利組合優化:優先布局發明專利(申請周期最快6個月內),若時間緊張可補充Ⅱ類知識產權(如實用新型專利),但需注意Ⅱ類知識產權僅限使用一次。
2. 權屬核查:確保知識產權權屬人為申報企業,通過受讓、并購取得的需提供變更證明,且有效期覆蓋高企資格期。
3. 集中取得風險:避免申報當年集中獲取知識產權,需提前一年規劃,例如計劃2025年申報高新企業應在2024年啟動專利申請。
二、研發費用歸集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16〕195號)明確要求,企業需設立研發費用輔助賬,規范歸集研發費用。評審專家較關注的3組數據:研發費占比達標、人工費用占比、輔助賬與專項審計報告誤差率。
行動方案:
1. 科目設置:按人員人工、直接投入、折舊費用等八大類設置研發費用輔助賬,確保與稅務口徑一致。
2. 數據校驗:核對2022-2024年研發費用明細賬與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重點關注委托外部研發費用(按80%計入)、其他費用(不超過總研發費用20%)等合規性。
3. 專項審計預約:選擇符合資質的中介機構,簽訂審計協議時明確報告需通過財政部監管平臺賦碼。
三、科技成果轉化證據鏈完善
認定要求:近三年科技成果轉化需≥15 項(年均 5 項),需提供銷售合同、檢測報告等佐證材料。
行動方案:
1. 梳理轉化案例,確保每項成果對應至少1項證明材料,注意證明材料內容與轉化成果、轉化結果的相關性。
2. 確保年均5項以上、每年都有、各年數量適當均衡。
四、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要求,企業需建立完善的研發組織管理體系,包括研發項目管理制度、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等。評分標準:研發費用輔助賬規范性(≤6分)、產學研合作深度(≤6分)、人才激勵機制(≤4分)等為主要評分項。
行動方案:
1. 提前梳理研發項目,制定《研發項目管理制度》等文件,確保項目立項、實施、驗收等環節規范,保留過程性文件。
2. 產學研合作:與高校、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簽訂合作協議,提升研發組織管理水平評分。
科泰集團(http://www.xjsygy.com/)成立16年來,致力于提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優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省市工程中心認定、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省市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省市重點實驗室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專利軟著申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兩化融合貫標認證、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創新創業大賽、專利獎、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等服務。關注【科小泰】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科技項目資訊!
- 上一篇:科泰集團受邀在光正科技產業園開展科技政策宣講活動
- 下一篇:返回列表